火郁——脉躁数
火郁——脉躁数
P3 all紧
寒凝证:脉紧、寒、痛
发热为郁热,散寒使热邪透达于外
浮阳浮于上为戴阳,浮于外为格阳,走窜前阴小便数急热疼,用热药之。
1.太阳表证P1,脉往往不浮,沉者多见(《四诊抉微》曰:“表寒重者,阳气不能外达,脉必先见沉紧。”又云:“岂有寒闭腠理,营卫两郁,脉有不见沉者乎。”)寒邪收引凝涩气血不能鼓荡可见沉脉。太阳中风如果正气虚风邪不胜,不能鼓荡血脉,故脉亦不浮。太阳温病,温邪首犯肺,肺气膹郁,卫阳郁于内不达于外而见外寒内化热,故太阳温病可见脉沉而躁数。
脉浮——阳郁而伸
外感恶寒(1初起即见,早于其他症状2持续不断3寒热并见4伴其他表证)
P2太阳中风提纲证——虚人外感
太阳中风脉缓而减(脉略微无力)
频服,热粥,温覆——捂汗三法
气虚桂枝加人参、黄芪、茯苓白术
阳虚桂枝加附子、干姜
阴虚桂枝加左归、六味地黄
阴虚阳浮养阴加潜阳
连苏饮
湿热证,呕吐不止,欲死者,用量小
三焦,纹理之理,脏腑肌肉之纹理也。肌肉束间有空隙有膜有阳气充盈,肌肉束内亦通,束内小束间也有间隙及膜,再小到细胞间也是如此,都有阳气充盈。三焦,真气运行之所也。 玄府